傳統有機肥料指的是農家肥、綠肥、作物秸稈等,它們不具備商品性,一般不進入市場流通,而商品有機(類)肥料是利用傳統有機肥作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種含有機成分的一類肥料,它們具備商品性,具有農業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
肥料可分成化學合成肥料(化肥)和有機(類)肥料,這兩類肥料又分別包含了各種不同種類的肥料品種。所謂有機(類)肥料指的是一類包含有機物質的肥料,目前商品化的有機肥料主要包括商品有機肥、商品有機無機復混肥、商品生物有機肥、商品有機無機生物復混肥(商品全元生物有機肥)以及商品有機液態肥。二十多年前,人們通常講的有機肥料就是農家肥料,如人畜禽糞尿肥、秸稈肥、綠肥、人工堆肥或漚肥等,它們都是非商品化的有機肥料。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已經沒有勞動力去施用傳統的農家肥料,而且農家肥料培肥土壤的效應遠被化肥當季增產的效果所淹沒,施用農家肥料已經成為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然而,如果一直施用(往往是過量施用)化肥,尤其是過量施用化學氮肥,就會導致土壤酸化、土壤結構破壞、土壤微生物區系破壞和生物活性低下、農產品品質下降和風味喪失等結果。于是,我國一方面繼續大力推廣施用傳統農家肥料,如種養結合、秸稈直接還田等;另一方面,開始大力扶持商品有機(類)肥料產業發展,將農業有機廢棄物集中處理制成腐熟堆肥,或進一步加工制成各種商品有機(類)肥料產品。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農業綠色現代化的發展,有機肥產品以其改良土壤、恢復地力及循環利用廢棄物等優勢效果愈發受到歡迎,農戶的使用意識及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成為了肥料行業新的發展方向之一。
對此,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會長楊建平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到:“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對農業也提出了新要求。而農資行業為了滿足、適應這個需求,要做一些調整。這其中,有機肥是近來來發展比較快、表現比較好的一個產品類型。”
據楊建平介紹,有機肥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土壤有機質和促進種養循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現行有機肥的標準還存在不太有針對性和不切合實際的地方。“所以今年我和全國政協常委王俠同志根據調研的情況,提出調整有機肥料行業類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建議,希望有利于行業的長久發展,也對現代農業和有機農業起到促進作用。”
據悉,“關于調整有機肥料行業類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提案”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建議:
發展有機(類)肥料產業意義重大
施用有機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土壤是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資源,作物生產從根本上可以說是土壤生產。高肥力土壤由于其微生物活性高,具有更強的消除環境污染的能力,從而使突發性污染事件不至于立即或更大程度地污染農產品、甚至進入食物鏈而危害人類健康。高肥力土壤還由于其協調土壤水肥氣熱的能力強、養分供應持續和穩定、土壤微生物和酶活力強等,能使農產品品質和風味顯著提高,蔬菜和水果保鮮期顯著延長,這是有機培肥、生產“好吃食物”的理論依據所在。只有施用有機肥料,才能使自然界養分循環利用得以實現。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折算成氮磷鉀養分約6000萬噸,其中農田利用的不足一半,還有相當大比例的農業固體有機廢棄物養分資源散失在環境中,而我國每年用于作物生產的化肥折算成氮磷鉀養分約5400萬噸,若將上述有機養分資源充分利用,大概可以節省我國一半左右的化肥養分投入,這是一個巨大的養分資源。施用有機肥料有利于環境保護。我國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主要來自固體有機廢棄物向水體的排放,農田化肥養分的排放只占很小比例。我國各湖泊水體環境富營養化程度目前還是十分嚴重,對于太湖、滇池、巢湖、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來說,截斷有機和無機養分向水體輸入是唯一能實現防控水體富營養化的途徑。而發展有機(類)肥料產業,在肥料產業發展中保護水體環境,這是一個集肥料產業、土壤培肥和水體環境保護、作物優質高產等諸方面共贏的偉大事業。發展生物有機肥是確保發展高效農業的關鍵途徑之一。生物有機肥料指的是一類包含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種、并且生產工藝上有一個二次固體發酵階段的特殊有機肥料,它克服了傳統概念上的生物肥料(實際上是生物菌劑)的缺點,即菌種含量高但沒有有機載體或有機物很少,僅作為一種接種劑,正是由于沒有有機載體,這些生物肥料(生物菌劑)施入土壤后功能菌不能在土壤中有效定殖,更談不上發揮作用。而生物有機肥料施入土壤后,通過足量的有機物質給外源功能微生物提供足夠的能源物質,使這些外源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易于定殖和繁殖,待作物根系生長后分泌大量根系分泌物,這些已經在土壤中定殖的外源功能菌就能趨化至根表和根際,實現根際微生物區系的調控,發揮根際有益菌活化養分、刺激植物根系生長和拮抗土傳病原菌等作用。